重庆有哪些旅游景点和好玩的地方?
500
2024-08-29
杨景行(1274.4—1347.3),字贤可,泰和县澄江镇城东人,明朝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曾祖。
元延祐二年(1315年)考中进士,授会昌州判。当时会昌之民既不会挖井取水,也不会烧制陶瓦,居住的房屋都用茅草覆盖,饮用水全取之于江河,因此,多瘟疫、火灾。杨景行到任后教民掘井取水、烧瓦盖屋,使以前的祸患得到消除。又有号称十虎的豪强横行乡里,他也绳之以法。此外,他“修学舍、礼师儒、劝民斥”,倡导文风,由此,“絃诵之声遂盛”。调永新任州判,改江西行省任职,转宜黄县尹,清理冤案数十起。升抚州路推官,他所审理的案件被人称颂。金溪人陶甲多次用重金构陷长吏。吏不敢追问,景行非常痛恨并将他绳之以法,把他迁徙五百里以外。有名叫云住的僧人,发掘已故官员的墓冢,盗窃里面的财物,事发后,因官吏受贿而定罪为缓刑,他们只惧怕景行,可贿赂又行不通,就用危言进行恐吓。景行置之不顾,最后依法治罪。由此,没有敢违法的人。转归安县尹。七十岁以翰林待制朝列大夫致仕。元至正丁亥三月十七日卒,享年七十四岁。
杨公堤的堤的读音应该是,,堤DI一声。
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因由杨孟瑛主持开挖而成,故名杨公堤。杨公堤位于西湖以西,堤上有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
杨公堤:
西湖杨公堤位于西湖以西,堤上有六桥,与东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其中隐秀桥、景行桥可供游船通行。杨公堤全长3.4公里,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串联起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三台梦迹、浴鹄湾和花港观鱼等著名景点,杨公堤附近还有黄蔑楼、环湖碧舍、兰苑、景行古桥、赵公堤等23处历史文化景观。
杨公堤全长3.4公里,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串联起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三台梦迹、浴鹄湾和花港观鱼等著名景点。
西湖杨堤,又称西湖杨公堤,在西湖的西面 , 明朝时有一条南北相连的长堤 , 叫杨堤 , 又称杨公堤。
据了解 , 南宋后 , 官府对西湖不但废而不治 , 且任豪门占湖为田。此风一直到明朝中期 , 当时西湖己处于泯灭的危境1503 年 , 杨梦瑛出任杭州郡守。他力排众议 , 于 1508 年 2 月 2 日开始疏浚西湖 , 耗时 152 天。当时毁田 3481 亩 , 所挖的淤泥一部分补益苏堤 , 大部分的淤泥筑起一条与苏堤相对 , 从栖霞岭西侧起 , 绕丁家山直至南山的长堤。
西湖始复唐宋之旧 , 而且方便了南北交通。 人们为了纪念他 , 称此堤为 “ 杨公堤 ” 。
清代 , 由于里湖淤浅 , 杨公堤以西多为居民田桑之地 , 行游者稀少。
雍正二年 (1724) 杨公堤终因里湖不断淤浅、田桑扩大而废去。南起虎跑路口,北至北山路口,堤长3328米,宽约12米。
系明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杭州知府的杨孟瑛疏浚西湖,用湖中淤泥堆筑于湖西山麓的一条长堤。后人为纪念他开浚西湖的功绩,称为杨公堤。
堤上亦有六桥,俗称“里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与西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
清朝以后,里湖逐渐淤塞,田桑扩大,杨堤被废。1947年,在杨堤的旧址上修筑西山路。
2002年12月开始,“西湖西进”工程启动,杨公堤历时十月完工。 其余大部分淤泥则被堆在湖西山麓边,筑成一条长堤。堤上筑六桥,首桥因近净空院,玉泉水自此而出,便称“环碧”;第二桥,因是金沙滩水的出处,便名“流金”;第三桥因近龙潭,深黝莫测,时有祥光浮水,题曰“卧龙”;第四桥便是“隐秀”;第五桥因桥畔建有“三贤祠”,取《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取名“景行”,喻好贤。第六桥因“虎跑、珍珠二泉之水出焉,其源长矣。
《诗》云‘长发其祥’,非浚导不可”,题为“浚源”。这六座桥被人们称为里六桥,与外六桥合称“西湖十二桥”。百姓们称“自是西湖始复唐宋之旧”。文人墨客也欣喜若狂,纷纷吟诗作画。当时有西湖竹枝词赞道:“十二桥头日半曛,酒垆花岸其氤氲。七香车内多游女,个个攀帘过岳坟。” 而杨孟瑛因疏浚得罪了不少豪富,次年便被调走他任。不久后,杨孟瑛辞官还乡,回了涪陵老家。此后数百年里,杨公堤历经沧桑变迁。到清雍正年间,湖西又渐渐开始淤塞,至乾隆年,杨公堤以西湖面已不存。
抗战胜利后,当时国民政府征调在杭投降的日军,以杨公堤为基础修筑道路,称凯旋路。1950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再度修此路,并更名为西山路。
杨公堤位于中国杭州市西湖区南部的西湖景区内,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堤,长约3.5公里。其得名源于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继盛,他曾在此居住并写下了许多杭州文化的精品。杨公堤一侧是西湖,一侧是平湖秋月,堤上铺满了青石,两旁树木葱茏,是西湖风景区中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
从杨景行教民穿井、用陶瓦建屋,使百姓免于疾病和火灾之害;捕豪猾绳之以法、除去宿弊,奸欺不容;理断冤狱数十事、打击豪强,扶助小民;理荒田租,民无欺弊等行为来看,他是一个以民为本、嫉恶如仇的正直官员。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组织当地百姓开浚西湖,贯通南北,挖出来的淤泥堆积成了一条堤岸。百姓们为了纪念苏轼,就把这条堤叫做了苏堤。
白堤原名白沙堤,是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成的,因为以白沙铺地而名白沙堤,后来叫着叫着就变成白堤了。
杨公堤的“杨公”是指杨孟瑛,杨公堤因杨孟瑛主持开挖而成,后人为纪念杨孟瑛,称此堤为“杨公堤”。
1,白堤、苏堤、杨公堤都是在西湖北岸、西北岸
2,断桥是白堤起点上的一座桥、小孤山在白堤的西端
3,沿着西湖北岸从东往西走,上了白堤(基本与北岸平行)就到断桥---走到白堤尽头就是小孤山--回到北岸继续西行--苏堤入口--向南直到南岸的雷峰塔那里结束
4,杨公堤基本与苏堤平行,在苏堤的西面,是一条弯曲的堤。
5,小孤山不要门票,直接走台阶上去。没特别的景,以前皇帝游江南的行宫,现在早已没了
6,走一圈2小时左右
白堤:
东起断桥,西接孤山,全长987米,宽33米,是西湖上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堤,最迟唐朝就已建造,南宋时归属孤山路;明朝后期又称十锦塘;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在西湖修筑湖堤,他的西湖诗篇中又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名句,因而从清朝起通称这条古堤为白堤。人们都说,这是因为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修筑了这一条堤岸。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期间,的确曾经主持修筑过一条堤岸,但不是这一条。它位于旧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曾经被称为“白公堤”。但是,那一条堤岸由于城市地理的变迁,今天已经无迹可寻了。
现在这一条“白堤”,并非“白公堤”的简称,而是“白沙堤”的缩略。“白沙堤”是唐朝时的名字,同时它还被叫做“沙堤”;到了宋代,又有“孤山路”、“十锦塘”等名称。“白沙堤”虽然也修筑于唐代,当初是为了储蓄湖水用于农业灌溉,但是时间显然早于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从白居易一首诗《钱唐湖春游》:“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看,他在杭州西湖的活动,主要范围似乎是孤山以西,今天曲院风荷一带。白沙堤并非如今天这般游人如织,而是相对比较荒凉的地方。不然,白居易也无法在那里骑马驰骋。总之,“白堤”的修筑,跟白居易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苏堤:
南起西湖南岸南屏山麓,北抵北岸栖霞岭下,全长2800米,北宋苏东坡以浚湖葑泥堆筑。南宋时,堤上建有大批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金碧错杂,宫廷与民间艺人在这里表演杂技节目。三四月间,春风吹拂,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沿堤自南而北依次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六座石砌拱桥。南宋以来直到今天,苏堤春晓一直位居西湖十景之首。 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
可见,西湖的两条名堤,得名之由,一条是移花接木,一条则是以偏概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白居易、苏轼都是不错的地方官,都曾经有过造福一方的德政,令当地百姓念念不忘;
二、白居易、苏轼都是著名的诗人(文人),当地人说着自豪,外地人听着神往,且都很容易记住,容易成为公众话题;
三、他们都有好几首脍炙人口的描写、表现西湖美景的诗词,游西湖、吟诵其诗词,很愿意他们以地方长官的身份有功于创造西湖美景。
换一个角度说:人们把两条堤岸当作两位曾造福一方的封建地方官的纪念碑。或曰:人们请两位著名诗人代言这一处举世无双的山水美景。
杨公堤:
始于栖霞岭,绕丁家山直至南山。系明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杭州知府的杨孟瑛疏浚西湖,用湖中淤泥堆筑于湖西山麓的一条长堤。后人为纪念他开浚西湖的功绩,称为杨公堤。堤上亦有六桥,俗称"里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与西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清朝以后,里湖逐渐淤塞,田桑扩大,杨堤被废。1947年,在杨堤的旧址上修筑西山路。2002年12月,"西湖西进"工程启动,杨公堤正在恢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