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安徽自驾最佳攻略?
500
2024-04-29
慢跑和骑车用的不是一个地方的肌肉,体力要求能一天骑车10小时以上,或是骑上坡6小时以上。
高原反应可以买模拟高原缺氧口罩戴着骑车练习,也可以吃药。
路况较为糟糕。美骑网有川藏线路线和很多车友的攻略!你可以看一下
进藏线路有:川藏南北线、青藏线、滇藏线。 从北京进藏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青藏线,一条是川藏线,对于初次骑行的人,建议走青藏线。 从北京到青海这一段,人烟稠密,景色一般,建议楼主将自己的爱车托运到格尔木,自己乘坐火车到格尔木,取出自行车后再开始骑行。 格尔木到拉萨一段,是世界山海拔最高的公路,出格尔木100公里就上到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即使其余路段平均海拔也在4500米,这对一些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的人是一个考验。个人感觉,高原反应更多的是一个心理问题。 格尔木至拉萨一段,全长1161公里,其中青海境内617公里。全线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约10米,坡度小于7%,路况相对川藏线来说非常平坦,全部是柏油路面,汽车可以轻易跑到80公里/小时以上。 一路上吃饭住宿均没有问题,只要楼主设计好每天的骑车里程,不要错过食宿点。 个人感觉必须要带的东西是: 氧气(也许用不着,但关键时刻却是用来救命的); 药品: 防治感冒的药物(对于平原的人来说,在高原之上,小小的感冒可是会要命的)、创可贴一类的外伤药、痢特灵之类治疗拉肚子的药、防治高原反应的药(诸如红景天); 服装: 透气防雨的衣服、舒适的鞋子和袜子; 防护用具: 太阳镜、遮阳帽; 餐饮: 足够半天的饮用水、一顿饭; 工具: 修车工具(特别是补胎)、气筒、照明用的灯, 带了一个睡袋(10度温标的)。 其它东西就无所谓了,诸如卫生用品、换洗衣服、证件等等,和一般出行一样。 对了,楼主在西藏准备去哪里呢?有些地方是需要办理边境通行证的,最好早作打算。 另外,人民币当然需要,但用不了太多。 若楼主随身电器较多,再带一个接线板(要不然晚上难以充电: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伴侣、GPS、剃须刀、头灯等等,都要充电呀) 青藏线(川藏线也一样)多数地段没有手机信号。 一般骑行青藏线的人大概用时9-12天。 要注意的事项: 出发之前15天,停止锻炼身体; 出发之前10-15天,开始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千万不要骑新车,要对车况做到心中有数; 在路上每天一袋板蓝根,预防感冒; 路上千万要吃好、睡好,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天要吃水果、蔬菜; 不要勉强洗澡; 不要赶路; 不要勉强骑行; 动作、思想、心态都要放慢!就算自己是一个耄耋老人吧,绝不过分! 其它似乎没什么了。关键是心态要健康! 先写到这吧,楼主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我一定尽我所能。
自行车一辆,大概买个一千多的就行了,价位在那里,好不能好到哪里,坏也不会太坏,好一点的车只是为了路上少因为车的问题而耽搁。会修车是重点,修车工具一套。货架,驼包,照明灯,手套,头盔。几块钱的线绒手套,少量铁丝。带根尼龙绳也有意想不到的作用。雨衣,雨靴。带点应急的外伤药,一点点就够了,受伤当时处理用,能支撑到下一个村镇就行了。东西多了你骑不动。能少就少,不够的路上买。。组队,分一下工,你可以省很多事。高原反应是看个人体质,不要给你自己心理暗示。暂时只想到这里。对了,建议你办理龙达线路连锁——川藏线全程住宿卡,然后就能沿途全程的免费住宿,免费救援和平价可口的饭菜!
1,波尓攻略推荐得比较慢。我从成都到西藏20天(含休息一天半)。如果你骑得慢,可以参考。2,带厚的一套装备用来下坡,吸汗速干的衣服两件,速干裤一条,遮阳装备(眼镜、头巾、遮阳袖),充电器,耳机。3,路线的话,可以手机定位大概方向,但是尽量问当地人,因为路况随时可能更新。到后来基本用不上攻略,因为只有一条道,你走到黑吧。4,我是背包,因为之前长途过,背包适合我i,不用带太多东西,因为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驮包的话我骑着感觉很累,所以,你懂的。5,脉动的瓶子质量很可靠,一路都有卖的,水壶架能装多少装多少。6,花费的话,住宿价格基本都是20到40,当时我是两人,人均日消费100。可参考。
危险肯定有,本来川藏线就是一种挑战,只要你自己注意就行了。
骑图攻略网上总结了川藏线骑行的4点建议:
1、 轻装上阵:
车越轻,跑得越快(特别是上坡路段),体力消耗越小,顺利完成川藏线的概率就越大。建议只带必需品,把驮包装满就足够了,别搞那么多的外挂,等你骑到烂路下坡的时候才知道有多悲催。
2、 量力而行:
当然,川藏线本来就是个超负荷的找虐之旅,但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合理分配体力和路程,不要过分透支体力,不然第二天很难恢复。
3、 不赶夜路:
在川藏线上赶夜路是十分危险的,特别是下坡,特别特别是烂路下坡(高尔寺山到雅江的路),一不小心就会掉河里。再加上夜间温度很低,夏天都有可能下雪,那真是冷死人不偿命。
4、 下坡减速:
川藏线的路都是很变态的,几十公里的陡坡爬上来,再几十公里的陡坡冲下去。很多都是从悬崖边上凿出的一条路,一边是万丈深渊,另一边是随时准备垮下来的塌方体。再加上多数盘山公路弯多路急,不减速根本拐不过来,一不留神就掉进了万丈深渊,从业拉山下去的108道拐,我是亲眼看见有人差点掉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