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小河淌水弥渡的作文
一、写一篇关于小河淌水弥渡的作文
走进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领略天生桥奇妙的自然风光,感悟清水潭的泾渭分明,攀登群山峥嵘的太极顶,品尝弥渡猪卷蹄的的别具风味,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平时太忙了,喜欢周末的时候到处去周边走走,放松一下紧绷的心情。在大理网上浏览大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宣传得最多的要数双廊了,也不足为怪,本来嘛,双廊确实是好地方,不过这次写的游记不是关于双廊的,而是弥渡,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不过一说小河淌水的故乡,大家就不会陌生了。
被弥渡吸引还是因为在大理网上关于弥渡的一个神奇美丽的传说。据说,很早以前弥渡是一偏汪洋的大湖。有两个和尚走到这个地方失散了,其中一个和尚走到湖边,不知如何渡到彼岸,而且又累又乏,就在湖边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一看湖边多了一只猪槽船(一根粗木,中间挖一槽),于是,他便利用这个猪槽船渡到了彼岸。弥渡因此而得名。因着这个传说,周末去了弥渡。
去弥渡是去下关东部客运站做的汽车,车每15分钟发一趟,16元一人。弥渡四面环山,位于山中间的坝子上,车一直围着弥渡在山上打转,几乎一直都在走山路,然后慢慢绕下山,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了弥渡汽车客运站。
弥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来之前就在大理网上搜到了好多。像天生桥、东风林场公园、花鱼洞等,据说弥渡还是花之乡、蔬菜之乡,这里的大蒜远近闻名而且还出口;这里的芋头长得能跟足球那么大,这个真见识到了,在菜市场上就见到了。
第一站是去了天生桥,天生桥距弥渡县城大概4公里吧,可以坐公交,也可以打的,当然像我这种精力充沛的是步行去的,还可以欣赏路边的风景,基本都是田间小路,不自禁的想起《走在乡间的小路》那首歌,伴随的心情是愉悦的,脚步是轻快的。
天生桥票价2元,大门很是气派。天生桥东西石壁对峙,两山如门,壮如城阙,桃花溪水自南向北潺潺而下,溪上一巨石横跨东西峙壁,形成天然石桥,昔人有“天下无双壁,人间第一桥”之称。今日一见,天生桥真是一奇观。
天生桥旁边有一汪清潭,不深也不宽,清澈见底。听旁边的导游说这汪清潭几百年都从没有干过,也算是一奇迹吧,比较有趣的是,清潭边上有一个污水坑,一清一浊,泾渭分明啊。天生桥周边的自然风景也是独特、瑰丽。
来弥渡当然要去密祉了,距弥渡县城30余公里,与南涧、巍山毗邻,举世闻名的太极顶就位于密祉乡境内的,群山峥嵘,令人流连忘发。
弥渡还有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像弥渡卷蹄,真是香味俱佳,又略带点酸味,真是别具风味,还有我们在密祉吃的豆腐宴,这是奇特呀,豆腐做成各种口味,满满的一桌,饱饱一餐。吃完,服务员还上了一杯弥渡木瓜水,真是爽口,感觉惬意极了。
走进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领略天生桥奇妙的自然风光,感悟清水潭的泾渭分明,攀登群山峥嵘的太极顶,品尝弥渡猪卷蹄的的别具风味,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二、风肝怎么做?
主料: 猪肝 200克
辅料: 鸡蛋清 15克
调料: 料酒 50克 五香粉 5克 红曲 25克 辣椒粉 30克 酱油 20克 盐 20克 大葱 10克 醋 15克 味精 3克 各适量
风肝的做法:
1. 取一容器,放入料酒、红曲、盐、五香粉,鸡蛋清调搅均匀,待用;
2. 将猪肝清洗干净,然后把猪肝放在墩面上,用一节竹管插入肝管内,然后加气,边加气边灌入调料汁,如此反复几次将调料灌完,剩少许将肝抹均匀,待用;
3. 将肝管扎紧,然后放在太阳下晒30分钟,再撕去苦胆,挂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贮存;
4. 食用时将风肝放入锅中煮熟、晾凉、切片,整齐地码在盘中,然后将葱花、辣椒粉、酱油、醋、味精放入碗中兑成汁,与码放整齐的肝一同上桌,蘸食。
更多风肝信息见薄荷网食物库
三、昆明哪里有吃云南特色菜的地方
云南美食种类繁多得如同那里的鲜花。由于地域复杂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饮食。通海、蒙自是滇南地区的代表,建水的草芽、石屏的豆腐、蒙自的过桥米线都以精制著称。而滇东北地区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商务发达,饮食文化也相对比较发达,菜豆花、酸辣鸡、荞凉粉、酥红豆等都是那里的地方名吃。滇西大理一带的沙锅鱼、酸辣鱼,丽江的丽江粑粑、八大碗也是不能错过的,弥渡的卷蹄、风吹肝,腾冲的大救驾、炒饵块、各种凉拌野菜等都极具地方色彩。
四、弥渡有哪些特产?
咸菜、弥渡卷蹄、黄粉皮、红花油、辣子食品、弥渡风肝、 弥渡腌蒜 、弥渡香肠等
五、云南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小吃?
一个对小吃有兴趣的人,到了云南,就几乎等于到了他要的天堂。 饵块饵丝是云南人的命,早起吃一碗饵丝、肚子饿了吃一碗饵丝或饵块,便宜好吃也很有感染力,到了云南没几天的人,不知不觉中就被感染了这个习惯,早饭非米线饵丝不可,更何况它还有个NB的名字叫“大救驾”。稀豆粉配烧粑粑乱拳打死羊肉泡馍,老豆腐绵软和气,下饭得很;凉鸡米线,调味不见得比四川的凉面少……走,小吃云南去! 喃咪是特色的调料 云南美食种类繁多得如同那里的鲜花。由于地域复杂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饮食。通海、蒙自是滇南地区的代表,建水的草芽、石屏的豆腐、蒙自的过桥米线都以精制著称。而滇东北地区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商务发达,饮食文化也相对比较发达,菜豆花、酸辣鸡、荞凉粉、酥红豆等都是那里的地方名吃。滇西大理一带的沙锅鱼、酸辣鱼,丽江的丽江粑粑、八大碗也是不能错过的,弥渡的卷蹄、风吹肝,腾冲的大救驾、炒饵块、各种凉拌野菜等都极具地方色彩。 云南美食是在极具个性的原材料基础之上再配以特殊调料和加工手段才料理出来的,相比之下,云南菜比其他地方的菜系,更多地使用了一些酱料、香料,吃的方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酱料 云南的很多菜都用酱料当作调料,比如咸、鲜、辣、香的昭通酱,有点类似广东的XO酱,烧肉炒菜时搭配一些,味道十分香浓。此外,玉溪特产的甜酱油,是制作凉米线必不可少的调料。另外还有各种什锦酱、甜面酱、豆瓣酱、汤池的老酱等等,都是滇菜制作里常见的调料。 蘸水 云南菜的另外一大特色是蘸水,这一点和广东的潮州菜有点相像,不同的菜要搭配着不同的蘸水一起吃。比如吃蜂蛹竹虫,要配椒盐蘸水,吃铜锅豆腐要配糊辣子,吃云南春卷要配腐乳,“喃咪”辣酱更是傣族的特色蘸水,吃很多菜的时候都要搭配上一点。正因为这些“蘸水”,才让滇菜的味道更添几分浓郁。 咸菜 咸菜乍听起来有点突兀,其实云南的很多“咸菜”既可以单独吃,也是做菜调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地方都有当地著名的“咸菜”,如弥度的酸腌菜、江川的萝卜酢、易门的豆豉、石林的腐乳等等,像其中的腌酸菜和腐乳是很多滇菜中必不可少的调料。 大救驾 大救架是云南的名吃之一,其实就是炒饵块。饵块用米制成,为云南独有。据古籍记载,麦类制作的食品古时约统称为“饼”,米类制作的为“饵”。云南是古人类的发祥地,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 炒饵块本为普通小食,成为名吃是因为一则典故,据传说,明末吴三桂打进昆明,永历帝桂王朱由榔仓惶逃往滇西。逃至腾冲,天色已晚,住在村子里,主人炒一了盘饵块让其充饥。这位落难皇帝本是深宫弱质,又经数月来长途奔波,历尽艰辛的劫难生活,今天进食此物,如食山珍海味,遂言“真乃救驾也”,从此,腾冲饵块名声远扬,誉名“大救驾”。此点红、绿、白、黄相映,饵块细糯滑润,鲜香甜美,油而不腻,脍炙人口。 干焙洋芋丝 “吃洋芋长子弟”(子弟意指英俊、漂亮)是云南人的一句口头禅。可见其美味和知名度。洋芋以昭通的最为有名,而且吃法甚多、做法易学,常见做法有吹灰点心、煎洋芋饼、炒洋芋丝、红烧洋芋、老奶洋芋、凉拌洋芋、酸菜洋芋汤、洋芋焖饭等等。 干焙洋芋丝是云南洋芋菜中最为常见和著名的一款,虽然就是类似于干煸土豆丝的做饭,但是最后的成品却是把土豆丝煸成一张薄薄的圆饼,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还颇费一番功夫,一般需要先炸再焙,需要焙5分钟左右才能把土豆丝焙成薄饼。吃起来脆脆的,十分香口。 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传统菜肴。用来制作汽锅鸡的中心有嘴的器皿就是汽锅,主要产自红河建水,是用紫沙陶制成。用汽锅炖鸡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汽锅下放一盛满水的汤锅,然后把鸡块放入汽锅内,纯由蒸气将鸡蒸熟。此菜汤汁为蒸汽凝成,保持了原汁原味,肉嫩香,汤清鲜,实为人赞叹。在汽锅鸡中配加云南特产的名贵药材“田七”、“虫草”、“天麻”等,使鸡汤更加味美鲜甜,既增加了营养和医疗作用,又别有一种风味,发挥了汽锅鸡营养丰富、滋补强身的优点。 苦荞粑粑 云南的很多地方都有粑粑,比如大理喜州粑粑、丽江粑粑等等。而苦荞粑粑是彝族的主食,苦荞麦是云南高寒地区出产的一种粗粮,又有苦荞和甜荞之分,做粑粑实际上用的是不很苦的甜荞。荞麦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而且同时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一直都是糖尿病人的食谱之一。因为苦荞粑粑味道略苦,所以在彝族地区,每当春暖花开盛产蜂蜜的季节,把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人们都从蜂蜜桶里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叶包好,蘸食苦荞粑粑。而在深圳吃到的苦荞粑粑口味并不很苦,因为考虑到本地人接受的程度而在里面适当地加了糖和鸡蛋,煎成金黄的苦荞饼十分松软,看起来有点像玉米饼,嚼起来清甜香口。 过桥米线 说到米线,是云南人最自豪的小吃之一。米线的种类有很多种,过桥米线、小锅米线、凉米线、酸菜肉末米线、臭豆腐米线、豆花米线等等随便就能数上五六种。在云南的米线有很多吃法,大部分人是不会刻意的只吃某种米线,而是想到吃什么就吃什么,可以自己随意变换口味。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过桥米线了。 一般的过桥米线上桌时都比较有气势,除了里面盛满滚烫的鸡汤的大海碗,还有装着切成薄片的白肉、鲜鱿鱼片、鹌鹑蛋、豆芽、豆腐皮、韭菜等十来个小碟子。吃的时候要把这些小碟的调味料依次放进鸡汤里,最后放米线,等热个一两分钟,就可以开吃了。大碗中的鸡汤千万不要看它端出来的时候没什么热气,其实是因为上面的一层油盖着热气冒不上来,主要起到保温作用